上半年业绩预计下滑近九成 达安基因收入重回疫前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实习生查宇帆深圳报道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IVD企业迎来业绩下降潮。
7月 31日晚间,达安基因(002030.SZ)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6亿元,同比下滑91.97%;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滑88.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
【资料图】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达安基因指出,主要源于“报告期内,受市场需求影响,公司的业绩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存货跌价和应收账款高企,当期,达安基因还计提了10.17 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营收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达安基因于2004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登陆A股,主要产品包括荧光定量PCR系列产品(临床)、荧光定量PCR系列产品(公卫)、时间分辨系列产品、酶联免疫系列产品、仪器类产品、检测服务产品、科研服务产品。
如今的达安基因已是国内分子诊断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企业之一,但在疫情之前,成立多年的达安基因并不出众。
从疫情前几年来看,2016-2019年,达安基因分别实现营收16.13亿元、15.42亿元、14.79亿元和10.9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0.86亿元、1.02亿元和0.92亿元,营收利润逐年下滑。
转折发生在2020年,疫情的到来使得达安基因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达安基因净利润24.50亿,同比增长2556.80%;营收53.41亿元,同比增长386.35%。
2021年,达安基因继续高增长,实现营收76.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18亿元。2022年总营收进一步跃升至120.4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至54.12亿元。
过去三年,达安基因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新冠核酸检测,但自2023年起,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这个增长趋势被终断,新冠相关试剂盒及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减少,达安基因营收回落疫情前水平。
随着新冠红利褪去,分子诊断市场也迎来更加残酷的竞争。
2022年11月,达安基因大面积、大幅度下调其分子诊断试剂产品的终端价格,大部分被调价产品的价格处于10元、15元,最高降幅超90%。
2023年上半年,没有防疫产品的加持,达安基因业绩落回疫情前水平。2023年上半年,达安基因营业总收入为5.36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5.16亿元基本持平;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05亿元,略高于2019年同期的5320.50万元。
应收账款压力沉重
不过,在过去高速增长的业绩下,达安基因当下面临的问题是较大的应收账款压力。2022年,达安基因应收账款高达40.66 亿元,占总营收的33.74%、占总资产的27.55%。此外,达安基因当年共计提坏账准备 5.23 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达安基因应收账款仍有34.97亿元。
2022 年年报显示,达安基因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总计10.17 亿元,包括信用减值损失 2.73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82亿元和资产处置收益114.52万元。
具体来看,其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原因在于报告期涉及新冠的资产组减值损失增加;信用减值损失主要在于应收账款余额增加,报告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今年上半年,达安基因还先后与五家核酸检验所对簿公堂,分别是珠海市思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北京方圆平安医学检验实验室、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北京星云医学检验实验室和上海泛亚医学检验所,案由均是买卖合同纠纷。
面对应收账款问题,达安基因董事会秘书张斌在投资者活动中回应道:“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还是比较良性的,目前应收账款正有序收回。达安采取的是直销模式,主要客户是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而且这些医院在新冠前,就和我们一直有业务往来。其他的客户为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小型独立实验室公司不设置信用期,现款现货销售;大中型独立实验室,与公司一直都保持合作关系,资信程度高,款项在持续收回。”
进入 2023年以来,随着防疫检测产品荣光不再,达安基因也重新将目光投向其他分子诊断领域,并发展免疫、生化等业务。
据张斌介绍:“未来我们的产品会往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消化道与食源性病原体、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肿瘤个性化、个性化药物基因检测等方面发展。达安也会继续做大做强PCR 及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和市场领域,积极发展免疫、生化、分析仪器等全诊断技术平台、产品和市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