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3个月,汕头这地方的乡村龙舟赛很燃
上午11时,练江支流中港河大前溪传来熟悉的龙舟鼓点,一群光着膀子的青壮年手起桨落,满载30多人的龙舟浮沉间水花四溅,在水面上快速滑行,留下一道长长水痕,岸上村民连声叫好。
在这炎热的午间,当多数人选择在空调房待着时,原溪头下厝乡(下厝社区、新龙社区)的龙舟队却先后投入训练,争先适应即将于端午节举办的龙舟赛节奏。现场,鼓声、口号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交织回荡,传递着村民们对龙舟文化的饱满热情。
这里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由下厝社区和新龙社区联合举办的溪头下厝乡龙舟赛远近闻名,以其悠久的历史、较大的规模、持续时间长在当地农村龙舟赛中脱颖而出。
【资料图】
和平镇地处练江下游,地跨练江两岸,辖区各村(社区)水系密布、水域宽阔,为赛龙舟提供了天然条件。坐落于练江平原的下厝社区、新龙社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分别拥有上千亩水田、数千亩水产等养殖场,共养育了近5万人口。作为人口大乡,每年举办的龙舟赛规模之大,实属令人惊叹,竟达到了34支龙舟队,从训练到比赛,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持续三个月之久。
“我们村的龙舟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30多年老鼓手“仙兄”告诉记者,“扒龙舟”在当地早期始于平安祈福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团结宗族、敦亲睦邻的年度民俗盛事,传承至今天,更多的是村民们始终不渝的热爱。
这份热爱,今年从农历闰二月十三(4月3日)开始燃起,下厝社区三房下池社就组织龙舟队下水训练,随后其他房社也陆续组织龙舟队下水,率先进入“龙舟节”。每天傍晚6时至7时,便是各支龙舟队训练的高峰期,吸引周边村民群众前来观看,不少自媒体号纷纷到此开播,线上线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热潮。
今年44岁的“阿腊”,是扒龙舟的铁杆爱好者与积极参与者,他从21岁开始每次都参加训练和比赛。“两个字,就是喜欢(扒龙舟)。”“阿腊”说,每当有举办龙舟赛,他都按捺不住要参加的热情,放下工作也要报名。爱好扒龙舟的他,曾于2013年代表下厝社区龙舟队参加在汕头海湾大桥周边水域举办的龙舟赛,并夺得第二名的佳绩。如今,在船队扮演“左尾手”的他,仍是船队的力量担当之一。
在下厝社区三房下池社理事会,当说起本乡龙舟赛的发展历程时,刚参加完扒龙船训练的“壮士”们又神采奕奕,他们对此如数家珍。据下池社龙船组长吴汉慈介绍,本乡龙舟赛从1979年开始复兴,当年只有4只龙舟参加训练和比赛,但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参与需求,很多年轻人都争抢着报名参加。于是次年停赛一年,各房社筹资造船,从1981年开始增加到十几只龙舟及30多支队伍,至今一直维持在这个规模。
与练江周边其他地方一样,由于此前练江水域的疏于治理,导致水质恶化,中间也停赛了几年。吴汉慈告诉记者,1995年至1999年,因水浮莲覆盖河面,不得不停赛。但村民一直对赛龙舟心心念念,仅间隔五年,于2000年开始又重新组织起来。“当时各房社筹资打捞水浮莲,清淤清障,青壮年踊跃参与扒龙舟。大家齐心协力下,促成龙舟文化的传承。”他说。
“以前每次训练起来后,一身‘屎沟味’,但大家再怎么抱怨,也抵不过扒龙舟的热情兴致。”担当船队头桡右舵手的“豆干”说,大家对宗族的概念比较强烈,都是为房社的荣誉而战。而每年各房社通过比赛夺得的锦标旗,所筹得的热心标款除用于酬谢神恩及做标戏之外,还广泛用于修桥造路等改善民生的事业,剩余的则累积到下一年的龙舟赛等公益活动,村民对此十分支持。
到近年来,随着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开展,练江水域已实现从“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的蝶变,并入选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重现一江两岸绿色生态。无疑,这对于有着赛龙舟优良传统的练江沿岸村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今年遍地开花的赛龙舟活动就是最好的见证。而下厝乡的村民更是按耐不住这股热情,于2020和2021年因疫情防控停赛之后,2022年便通过积极申请与做好防护,顺利举办龙舟友谊赛,在传承赛龙舟传统文化上积极走在前头。
要说溪头下厝乡龙舟赛的“招牌”,离不开其竞赛味十足的赛事安排,即淘汰赛机制,由34支龙舟队两两一组进行pk,胜利的一支队伍进入下一轮,输了的一方则出局,可谓开赛即是决赛。这样,经过一组组队伍的比赛,到最后决出六强队伍,并分别获得锦标旗。不止,最终成绩最好的2支龙舟队将进入总决赛,单独安排一天比赛,决出总冠军。据往年经验,整个比赛周期,快的话,前后要5天时间,慢的话则要一周。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备受关注的溪头下厝乡龙舟赛即将开赛,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南方+记者 黄嘉锋
摄影 吴宏彬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嘉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